他曾经在颍川听过课,吃过荀氏的大锅饭,睡过荀氏的小院落,但是他对于荀彧么,大多数还是留存在印象和记忆里。
荀彧在民政上的能力,无需质疑,但是他在军事上有什么特别厉害的地方,就基本上没有什么有效的信息了。
当年曹操和袁绍相争的时候,有人传闻说什么十胜十败实际上是荀彧提出来的,斐潜觉得这其实并不是重点。因为不管是荀彧提出来,还是郭嘉说出来,应该都是属于曹氏之下谋臣智囊的智慧体现,而在当时的情况下,老曹的智囊团就是荀彧和郭嘉为首,所以不管是荀彧说出来,还是郭嘉提出来,都体现出了荀彧和郭嘉在当时的战略高度。
为了了解对手,斐潜也尝试在山东中原地区设置奸细间谍来传递收集材料,但是么,不能说是这些间谍奸细没有作用,但是这些奸细间谍毕竟没有经过什么『系统』的培训,也没有用办法接触到曹军高层的人员,所以收集而来的消息,大多数都是偏向于中低层面。
甚至因为在某些时候为了避免被曹军的校事郎抓住,这些间谍奸细让人传递的消息都经过一定的伪装,对于人名地名什么的甚至进行了加密,导致解读的时候难免出现一些误差。
不过根据现在的局面来看,在伊阙关太谷关以南的这些地区出现的曹军兵卒,应该就是颍川汝南一带的兵卒,包括出现在山道上的部分精锐,可能就是这些颍川士族里面豢养的精锐。而引导统领这些颍川兵卒的,也很有可能就是荀彧,或是其他什么颍川大姓人物。
这个方向上不是主攻方向,但是如果置之不理,也会很麻烦。
斐潜啧啧了两下。
他忽然想起之前很早的时候,和郭嘉的一番谈话。
或者说是赌约。
那个时候,斐潜还年轻。
年轻人就难免会喜欢指点江山,尤其是在知名的三国谋臣面前指点。
所以斐潜当时就『指点』着,表示士族是多余的。
因为历史证明了,民众才是推动天下运作的主体,而士族只是在这个过程当中产生的优秀者为了最大化的保持自己,以及自己家族利益,血脉传承而诞生的寄生物。
士族,宗族,以及后续衍生出来的门阀,座师,学派,朋党等等,其实都是某种特权集团。特权集团为了维护自己的特权利益,就必然会产生出各种惊天地泣鬼神的智障操作,即便是他们其中的智者都清楚这些操作实在是可笑,可就是眼一闭,按照萝卜形状挖个坑,还要严防萝卜坑跑来一棵真人参。
生产工具的演化,证明了所谓精英引导是剽窃者,尤其是儒家子弟。
从新石器时代磨制技术到工业革命蒸汽机改良,八成以上的技术革新源自匠人阶层的实践积累。宋代水运仪象台的擒纵机构改进直接出自汴京作坊工匠,明代《天工开物》记载的六百多项的工艺创新中,九成以上是出自无名氏!
高高在上的士族门阀,能为自己的子女,自家的派系如何继续把控权利,设计出最为精妙的晋升道路,并且做出最为精美的修饰言论,却做不出一个像样的,或者根本就不愿意做出任何适应时代要求的改革改良道路。
东汉豪强地主,占人口不到百分一,却能控制超过六成以上的土地。
唐代的五姓七望通过科举,垄断获取了七成以上的进士名额。
如此等等,每个朝代,都是层出不穷的特权集团在想尽办法的摄取,侵占……
那个时候,斐潜身为白丁,郭嘉多半也不会认为斐潜说的这些话真假如何,就像是面对吹牛一样,谁也不会将吹牛的话当真。
可是到了斐潜真的掌控了关中,开始推行新田政之后,郭嘉就意识到了斐潜之前的话可能是要来真的,但是作为旧有的士族寒门体系,郭嘉并没有太多的勇气,或者说能想出什么破局的思路来。
和荀彧一样。
即便这两个人的智慧都是大汉当下的一流水准。
因为越聪明的人,越是清楚人性的卑劣。
如果要比聪慧,斐潜显然比不上这些大汉一流的人才,但是斐潜拥有的是千年的眼光,这种超越了时空的远见卓识,足以让庞统贾诩等人敬佩不已。
不过这些年来随着年龄和见识的增加,斐潜也就渐渐地自己琢磨出了一些东西。
步子不能跨的太大,否则空洞的理想没有现实的支撑,很容易就被中下层潜藏的魑魅魍魉钻空子。毕竟这些家伙钻空子的本领是专业的,所以在没有达到开民智之前谈任何的百姓民众基础利益,都几乎等同于是在给士族大姓添砖加瓦。
斐潜不管是什么时候,都是以华夏为支撑点,但是这同样会带来弊端。
最大的问题,就是天子问题。
斐潜在前几天特意通过庞统的手,将新的律令下发,并且还通过仅剩不多的消息传递线路,将一部分的新律令传递到了山东中原地区,原因也是为了这个问题。
如果民智开发达到了一定的程度,那么杀光士族大姓一点问题都没有。
但是大多数的百姓民众的民智水平,如果只停留在吃喝玩乐嫖赌上,并且以此为最大的人生目标,那么杀了这些士族就有问题了。
士族大户,同样也会面临富不过三代的问题。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
《诡三国》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新青豆小说网小说网更新,站内无任何广告,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新青豆小说网!
喜欢诡三国请大家收藏:(m.qingdouwx.com)诡三国新青豆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